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随笔集萃
基于学情分析 实施“精准教学”
作者: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潘淑芬 王卫东  录入时间:2022-7-5  阅读次数:1103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对学情的调查与分析是精准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展开调查分析,能为实现从学生出发、实施精准教学提供证据。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局限于“是什么”和“怎么用”上,而不在乎能否说清背后的道理,这主要源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为什么”的追问。事实上,课堂上适时追问“为什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与探索精神。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学情“前测”中特意安排有关“为什么”的内容,为实施精准教学提供支持。

一、在“为什么”的追问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学习不是对形式化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思考的“再创造”过程。借助“为什么”的追问,有助于引领学生溯本求源,了解数学的发展变化,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体会其间蕴藏的创造性与合理性。

【教学前测1

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我们在前测中安排了这样的内容:阅读教材第100页上的内容,想一想:与字母相乘时,为什么可以省略“×”?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我们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统计: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52.1%,回答“为了防止乘号‘×’与英文字母‘x’混淆”的学生占10.5%,其他回答占37.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简写规则产生的原因并不了解。

【精准教学1

师:下面的算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

a+7    20n   b×c    56÷c

4×3  a+b)×h÷2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b×c”和“(a+b)×h÷2”中的乘号可以省略。

师:与字母相乘时,为什么要省略乘号呢?

1:爸爸告诉我,是为了防止乘号与英文字母“x”相混淆。

2:我上网查了,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乘号与英文字母“x”相混淆。

3:老师,把乘号与英文字母“x”写在一起,有时还真的分不清,如果把乘号省略,书写起来就简洁多了。

师:看来,这样的规定还是很有道理的。那为什么遇到其他英文字母时,还是可以省略乘号呢?

生:我想这样是为了统一标准吧。

师:哦,是这样啊!那为什么乘号可以省略,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呢?

生:如果其他运算符号也省略,我们就分不清到底省略的是什么符号了,反而带来了麻烦。

【思考】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规则时,教师一般会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并通过交流总结、课堂练习等方式强化书写规则。然而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书写规则却鲜有提及。上述的学情前测数据也印证了这个知识断层的存在。为此,在教学时,我们从真实学情出发,先让少部分了解知识由来的学生给其他同学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追问“为什么要省略乘号”、“为什么不把其他运算符号也省略”等问题,帮助学生体会简写规则的合理性。基于学情展开精准教学,学生对数学规定的学习,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而是富有了数学文化的意蕴。

二、在“为什么”的追问中拓展研究视角

苏教版教材中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系列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以及画图、列举、转化、假设等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在教学其他单元时,也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炼或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前测2

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长方体的展开图”时,我们在前测中安排了这样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我们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统计:回答“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学生占58.3%,回答“帮助我们学习表面积”的学生占31.3%,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10.4%。由此可见,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展开图”,认识较为狭隘,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层面。

【精准教学2

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生:我们把长方体框架拆下来,研究了棱;把长方体橡皮切开,研究了面……

师:研究长方体的角度有很多,今天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展开图。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呢?

1:我想这就是新的研究角度吧。

2:把长方体的面展开就得到平面图形;反过来,把展开图折叠起来,就得到了长方体。

师:说得没错。从立体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我们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多,对长方体的认识也就越来越全面了。

【思考】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长方体面的数量、大小、位置关系,还可以跳出知识层面,从不同角度加以拓展。在上面的教学中,我们立足学情,借助“为什么要研究长方体的展开图”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将展开图的学习与“拆”、“切”等归为一类,体会从立体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的研究角度。学生在课堂上一旦收获了带得走的学习能力和用得上的思考方式,学科育人的目标就已悄然达成。

三、在“为什么”的追问中培养思辨精神

思辨就是思考与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而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的辨别、分析。与思考相比,思辨在分析与判断中多了一份怀疑,在综合与推理中多了一份理性。教学中,教师刨根问底式的追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精神。

【教学前测3

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时,我们在“前测”中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选择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统计: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62.5%,回答“扇形与圆形有关”的学生占20.9%,其他回答占16.6%。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认识盲区。

【精准教学3

师:(出示浙江省地图)大家知道浙江吗?浙江自古以来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数和图形都能表示山、水、田的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关系,哪种表达方式更直观、更简洁呢?

生:用图来表示更有优势。

师:线段图、长方形、圆形都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哪种图形优势更大呢?

学生讨论,意见不一。

出示:某市山、水、田的面积关系如下(其中表示水、田的部分已被遮挡)。

师:上面哪幅图能够容易地看出山的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关系呢?

1:用圆表示总面积时,容易看出。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70°,占360°的3/4,所以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3/4,山的面积就是总面积的3/4

2:圆周角永远都是360°,当扇形圆心角确定了,扇形面积与圆面积的关系就能确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就跟着确定了。

师:正因为扇形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统计图,描述数据。这样的统计图就叫做扇形统计图。

【思考】表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其他形式的统计图。为什么教材重点介绍扇形统计图呢?与其他统计图相比,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在哪里?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发现大都采用“开门见山”的呈现方式,对于为什么使用扇形统计图鲜有提及。从学情前测来看,学生对此也是茫然未知。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借用不完整的线段图、长方形图、扇形图,启发学生在对比中思辨“哪幅图能够容易地看出山的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巧妙地填补了知识的空白。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在感受扇形统计图特点的同时,多了一份质疑反思,多了一份理性思辨。

上一篇文章:加强动态体验 发展空间思维
下一篇文章:课堂等待:数学教学的应然状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南京奇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