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随笔集萃
满足学习需求 让学习真正发生
作者:江苏省无锡市峰影小学 林小平  录入时间:2020-7-14  阅读次数:2091

需求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行为动机形成的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包括认知需求、交流需求、成功需求和创新需求等四个方面。实践表明,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稳定的,他们或因新鲜的教学方式,或因好玩的学习活动而表现出较强的学习需求,但这些“外在刺激”一旦消失或者反复出现,学习需求就会随之消失或减弱。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心理,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引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加有效,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利用好奇,激发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是学生个体对主动追求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学生对相关现象和问题的好奇心,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进而带动高质量的数学思考。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用游戏激趣,让学生量好几个不同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并要求他们报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然后由教师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如此反复几次,学生纷纷惊讶于教师的“超常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猜猜“超常能力”背后的奥秘,“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确定的、不变的”这个猜想也就呼之欲出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将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来,看看能够发现什么。当学生发现不管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如何不同,其内角和都是180°之后,要求他们用不同方法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启发主动开展剪、拼、折等操作活动。在随后的练习中,教师又提出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化思考: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会不会变成90°?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变成是360°?由此启发他们从另一角度再次感受相关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

二、组织展示,满足成功需求

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并带动更为持久的学习兴趣。而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则有助于凸显学生的成功,并强化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及时组织各种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摸清他们的思维动向,诊断相应的认知困惑,并据此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在揭示1平方分米的基本含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并闭眼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试着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然后要求他们用一张纸剪一个自认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与作为标准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进行比较。不少学生通过比较和评判,对自己剪出的“1平方分米”感到不够准确,十分希望教师再给一次操作和展示的机会。此时,如果能够顺势满足学生上述心理需求,他们便会更认真、更专注地进行操作,获得成功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很多。

三、鼓励分享,带动交流需求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肯定、赞赏、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带动真实的交流需求,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修正偏差,同时培养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学会合作的良好品质。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时有学生提出:如果只用一个梯形也能把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吗?对此,教师没有为了急于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任务而采取敷衍的态度,而是热情地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试一试。结果,学生中不仅出现了“沿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剪开,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而且还出现了“沿两腰的中点画底的垂直线段后剪开拼成长方形”等方法。同时,学生交流的需求也被充分带动。而不同推导思路和方法的交流不仅使得课堂精彩纷呈,而且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同样的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和解决方法”。

四、克服定势,引领创新需求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创造新事物、展示新观点的心理需求。小学生的创造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具有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表达独特想法的冲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着力引导学生克服已有的思维定势,跳出熟悉的条条框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解决问题。

再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学生用剪、折、拼等方法初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接着提问:上面这些方法其实都可能存在误差,能不能换个角度直接进行推算呢?静静等待片刻后继续引导: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如果把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你能想到什么?当学生意识到可以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推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之后,进一步启发: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能分成直角三角形吗?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又可以怎样推算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通过上面这样的引领,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创新的火花瞬间点燃,课堂中出现新的想法和思路也就十分自然了。

上一篇文章:探寻规律背后的道理,向思维更深处迈进——以“和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
下一篇文章:“哪杯糖水甜”引发的教学思考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南京奇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