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研信息 > 数学要闻
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状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刘媛媛  录入时间:2009/3/4  阅读次数:3134

200612月至20076月,我对学校一(5)班41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学习之前情况

一年级学生的学前基础不同,有的学生上过一年学前班(不同于幼儿园大班),有的学生学过心脑珠算等等,口算能力差别很大,基础好的100以内加减法都已掌握,弱一点的10以内加减法都不熟练。从20以内进位加前测结果来看,9+26+62+9是学生们都会的题,正确率100%;其余的均有错误,9+38+38+45+6错误百分比低于5%9+47+46+57+74+98+8错误百分比约为7.1%;而9+77+99+88+96+99+56+89+9这些题的错误百分比达15%以上。

原因分析:(1)学生多采用“接着数数”和“凑十法”来口算,对于得数为1112的口算掌握稍好些;(2)两个加数相同的口算题特点鲜明,容易识记,且记忆深刻;(3)“凑十法”不完全理解,造成数目较大的两个数相加错误居多。

二、学习之后情况

我于20071月起,针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运算掌握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调查,结果汇总后发现这样几种情况。

1.错误百分比一直比较高的题目是86相加。多数学生错在运用“凑十法”拆数后的计算问题上。有的学生拆数后谁加谁不明确,将8拆成44,接着用8+4=12;有的对6的补数不明确,将8拆成53,误算6+5=1010+3=13。这部分学生数感较差,计算时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考力不能有效的结合,思维不清晰。

2.错误百分比升高的题目是6+67+4。刚讲完一个月的时候,有两个学生因凑十法运用不当造成错误,此后错题者均因为看错数发生错误,再次让错题者口算或限时速算时,错误不再出现;而且发现下午测试效果要低于早晨,可见测试时学生的专注度直接影响口算的正确率。

3.通过调查发现班上三类学生值得特别关注,他们口算几乎次次出错,但错题不重复,需要给予特别的指导和帮助。(1)基础薄弱型;(2)接受缓慢型;(3)学习习惯较差型。

4.原来没有错误的12人中有5人在多次的口算调查中又偶有错误出现,究其错误原因主要有两点:(1)看错数;(2)短时记忆出错;不再思考计算过程。

三、学习前后对比分析

比较学习前后的错误百分比,发现以下四种情况:(1)不教不会,教了就很快掌握,且掌握很好的是:98相加(9+88+9,下同),3858564839。(2)原错误百分比高于15%,现下降至7%以下的是:9+77+96+99+59+9。(3)教前与教后错误百分比差别不大的是:9+48+68+87+84+76+8。(4)错误百分比上升的是:7+46+6

从后测调查结果发现,错误率较高的是这几组题:8+67+49+56+6。另外,9+89+67+58+38+5是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

因此,在教学“分与合”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构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对于易于理解掌握的运算(如得数是1112的加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迁移,掌握算法。对于较大数的运算(如6789之间的相加),要尊重学生差异与个性,在感受算法多样的基础上优化算法,重视题组练习,加强比较辨析,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算的能力。如计算7+8,学生可以想7+8=8+7=15;可以想8+8=167817+8的和比151个,7+8=15;可以想7+7=148717+8的和比141个;可以想加8,和的个位比72,所以是15等。对于难掌握的运算要“少讲多练”,对于这些题来说,算理的理解不是障碍,运用上问题自然由“熟能生巧”来解决。对于易错题的学生要建立记录袋、错题集,经常巩固及时鼓励,树立信心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最后,引导学生对基本的计算进行梳理和系统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应注意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发现表中排列的规律,加深运算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版权说明
版权: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使用1024×768分辨率
网站ICP备案编号: 苏ICP备05026912号-1